学校召开党委中心组2022年第13次理论学习活动暨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会
本网讯 11月3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厚德楼学术交流中心举行2022年第13次理论学习活动暨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会,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校党委书记陈向军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加快“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新成效,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陈朝阳领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校党委副书记王基家传达《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文生传达《中共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委员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
陈向军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助推“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为主题作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
陈向军从布局谋篇上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了解读,认为二十大报告在内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总论部分、分论部分、结尾部分三个板块,三个板块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振奋人心,并将二十大报告与十九大、十八大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要求、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五个方面,以数字化形式阐释了二十大报告。
陈向军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更高站位人才培养体系。一要做强基础教育母机。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转变观念,实现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在内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塑、流程再造,整校推进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二要建好产业发展人才链。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对接湖北省、黄冈市发展布局及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三要深化“三全育人”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五个思政”,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加快构建一体化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产出更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一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设立“人才特区”、“人才编制池”,推动“引企入校”,设立“明珠学者”领军岗、杰出岗、骨干岗、青年岗,着力培养和引进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才,构建学科人才梯队,储备学科优秀骨干人才。二要做强学科科研平台。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对接,联合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在国家级科研平台上有所突破。实施学科引领战略,重点建设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三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的组织与培育,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开展科研攻关。设置科研流动岗位,设立“候鸟型”工作站,开展技术指导与联合攻关,产出高水平成果。全面融入黄冈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更高标准社会服务能力。一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编制在黄师、工作在企业,岗位在黄师、研发在企业,人才在黄师、转化在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黄冈综合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企业博士工作站,建立“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环黄师创新生态圈”。二要加强智库研究。用好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围绕黄冈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结构优化、城市规划、资源综合利用、基层社会治理等课题开展研究,将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升级为黄冈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文件”、企业的“方案”。三要助力乡村振兴。建好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形成一批乡村产业规划、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田园综合体与休闲农业、农耕文化与乡风文明等乡村振兴新型智慧研究成果。全面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打造更高品质文化品牌。一要传承黄冈红色文化。深入开展大别山精神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大别山精神更多体现黄冈元素。二要助力黄冈戏曲振兴。加强与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等合作,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创作更多文化艺术精品。三要讲好黄冈人文故事。加强对黄冈历史文化、学术遗产等研究,挖掘苏东坡文化、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弘扬黄冈特色文化。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推进更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一要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提高留学生生源和培养质量,打造“留学黄师”品牌。二要巩固国际中文教育成果,推动孔子课堂更名为孔子学院,创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 438000 学校总值班室电话 0713-8621616
宣传部负责网页栏目设置及信息监管,教育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56号
hgnu.net,hgnu.cn:鄂ICP备08001393号-1,hgnc.net:鄂ICP备08001393号-2,hgnu.edu.cn:鄂ICP备08001393号-3